當媽媽經過了十月懷胎、陣痛的煎熬、還有分娩的過程,
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寶貝,想必激動的心情不言而喻。
而近來提倡哺育母乳,其實哺育母乳的第一步,可以從產檯肌膚接觸開始。
產檯肌膚接觸指的是,在寶寶出生的當下,
將寶寶放置於媽媽的身體上(胸腹部),讓寶寶與媽媽進行第一次的肌膚接觸。
當寶寶出生後,經醫師評估媽媽與寶寶狀況皆健康,
由醫護人員擦乾寶寶身體,將寶寶放置於媽媽胸前或腹部,
身體外罩著被毯,讓寶寶的肌膚貼著媽媽的肌膚,
沒有其他外力干擾,讓寶寶自由爬行摸索媽媽的身體與乳房。
在寶寶出生後的一個小時內,是寶寶最清醒的時候,
此時透過媽媽的肌膚體溫與撫摸,
寶寶會試著慢慢蠕爬、睜開眼睛、用小手或是頭部尋找媽媽的乳房,
撫摸並吸吮,其間也許需要護理人員在旁輕輕協助寶寶尋找乳房,
開始了可貴的初乳哺育。
產檯肌膚接觸的好處,有:
1. 讓嬰兒生命徵象更穩定:
新生兒體溫、呼吸、心跳及血糖較穩定,也較不容易哭鬧。
2.促進親子關係:
這是建立母嬰關係的關鍵時刻,第一次透過肌膚與肌膚的接觸,
感受媽媽的體溫、味道、心跳及聲音時,可以建立寶寶的安全感。
3.促進母親子宮收縮:
寶寶吸吮乳房時,可以使媽媽釋放催產素,
促進子宮收縮,減少產後出血的機率發生。
4.促進母乳哺育:
經過產檯肌膚接觸的寶寶,吸乳的狀況通常較好,
提早開始母乳哺育,更能 延長哺乳的持久性。
產檯肌膚接觸所哺育的初乳,也可以給寶寶好的抗體。
在台灣因為推行母嬰親善的關係,
越來越多的醫院及產科診所,會幫助媽媽做產檯肌膚接觸,
但當新生兒的健康狀況不佳,或是媽媽主動拒絕時,
新生兒就會被送至觀察室或嬰兒室做接下來的健康觀察及檢測。
肌膚的接觸與母乳哺育,都能促進寶寶與媽媽之間的良好互動與親密關係。
本文同步刊登於BabyHome新知大耳朵:
http://beta.babyhome.com.tw/info/women/pregnancy/article/6425